首页 资讯 正文

陈学森|从科研到田间,红苹果里装了颗“中国芯”

体育正文 43 0

陈学森|从科研到田间,红苹果里装了颗“中国芯”

陈学森|从科研到田间,红苹果里装了颗“中国芯”

6月26日上午,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(bàngōngshì)举行(jǔxíng)“矢志创新发展 建设科技强省”科技工作者(gōngzuòzhě)系列记者见面会第二场,邀请4位科技工作者代表,围绕“踔厉创新护航国计民生”主题与记者见面交流。 请问陈学森先生,您是如何培育出既美味又帮农民增收的国产水果品种的?请分享一个您团队在果树育种或栽培技术(zāipéijìshù)上(shàng)的关键创新? 陈学森:我们团队培育的苹果品种为什么能获国家技术发明奖?为什么能让果农抢(qiǎng)着种?有(yǒu)如下三个原因: 第一,我们培育的“龙富”“翠香(cuìxiāng)”“美红”等苹果品种,具有完全自主(zìzhǔ)知识产权,为苹果装上了“中国芯”。 第二,“吃(chī)营养、吃健康”已经成为人们(rénmen)的共识。我们育成的富营养、强风味的“美红”等品种,不仅果肉富含花青苷和维生素C等营养成分,而且(érqiě)香味浓郁、酥脆甘甜,既营养、又好吃,消费者愿意吃、愿意买(mǎi)。 第三,提质增效和节本增效是果农增收(zēngshōu)的(de)关键。我们培育的富营养(yíngyǎng)、强风味(fēngwèi)、轻简化、宜机化的“美红”等苹果品种,不仅营养好吃,消费者愿意买,而且省力好管,投入少、卖价高,每亩增收1000元,果农愿意种。 因此,我们育成的“美红”等苹果品种,营养好吃,消费者(xiāofèizhě)愿意买,助力健康(jiànkāng)中国;省力好管,果农愿意种,助力乡村振兴。 我们团队在苹果育种和栽培技术上有(yǒu)如下三项关键创新: 1、明确了新疆是苹果和杏(xìng)等落叶果树原始起源中心和天然种质(zhǒngzhì)库,揭示了苹果关键品质性状形成机理,挖掘创制出系列苹果优异种质,为(wèi)育种提供了关键亲本。 2、创建了“三选(sānxuǎn)两早一促”的苹果高效育种技术体系,缩短育种年限5年以上;育成(yùchéng)了富营养强风味轻简宜机化(jīhuà)系列新品种,推动了我国苹果由量向质转型。 3、研发了(le)三位一体的苹果宽行(kuānxíng)高干省力高效栽培技术和节本增效的苹果园生草培肥地力新模式(móshì),集成了良种良法配套的苹果现代高效栽培技术体系,推动了我国苹果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。 陈学森先生(xiānshēng),您把科研论文写在农村大地上,请问,您这样做的动力是什么?您对青年科技人才在成长道路上有(yǒu)哪些建议? 陈学森:我的(de)老家是临沂农村,深知农民的艰辛、农村和农业的落后(luòhòu),立志为“三农”发展做点事情。 高中假期在学校附近苹果(píngguǒ)园里打工,每天1元钱,中午吃饭的时候(shíhòu),果园的技术人员每人2个白馒头、一碟芹菜炒肉和(hé)一碗鸡蛋汤,而我吃的是从(shìcóng)家里带来(dàilái)的地瓜干煎饼、老疙瘩咸菜条,喝的是白开水,那时候知道掌握苹果管理技术能吃上(shàng)(shàng)白馒头。因此,1978年就考取了山东农学院(nóngxuéyuàn)果树专业。通过后来的学习和工作了解到,种果树不仅能吃上白馒头,而且能提高收入,过上好日子,“无粮不稳(bùwěn),无果不富,要想富,还得栽果树”。那么,作为农业高校的专业课教师,如何帮农民持续增收致富?如何把科研论文写在农村大地上?总结40余年的教学科研工作,必须切实做到五个坚持: 第一,坚持将产业问题(wèntí)转化为科学问题,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。第二,坚持理论与技术创新并重。研究生尤其是博士研究生的主要(yào)任务是学术研究及(jí)理论创新,就数论文,数点数,也(yě)是能力(nénglì)培养的具体体现;而导师要将研究生的理论成果转化为能解决(jiějué)产业问题的发明专利技术。第三,坚持以科研促教学培养创新人才。要建立各类学生能进、能学、能做的校内外教学科研和示范(shìfàn)基地,及时地把科研资源转化为研究生的试材、本科生的教材和农民培训的素材,利用三材培养各类创新人才。第四,良种与良法配套。第五,坚持技术研发(yánfā)与示范推广相结合。通过(tōngguò)五个坚持,把最好的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(shàng),挂在枝头上,写在农民的笑脸上! 青年科技人才是(shì)我们国家的未来和希望(xīwàng),在这里,我送给青年科技人才两句话,与(yǔ)大家共勉:第一,拥有家国情怀,做到“四个面向”;第二,做到“五个坚持”,为中国式农业(nóngyè)现代化提供看得见、摸得着、见实效的科研成果,实现科技为民,创新惠民。 (大众新闻记者(xīnwénjìzhě) 杨烨莹 摄影 李亚平 崔晗 策划 陈巨慧)
陈学森|从科研到田间,红苹果里装了颗“中国芯”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